传承中医经典,大道至简,易医精诚。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,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...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| 注册 | 登录
位置: 首页 > 经方医案 > 经方论治 > 正文

经方治水肿病七法

小编 在线: 时间: 2022-06-29


经方治水肿病七法(图1)


1、宣肺散水

水肿病凡因风寒袭表、肺失通调、治节不利、决渎失司,而致水溢肌肤、一身悉肿者,《金匮要略》名之曰“风水”。治当发散水湿、宣肺清热,诸如越婢汤、越婢加术汤、越婢加半夏汤均可随证选用。越婢汤类主要适用于腰部以上水肿为主的疾病,对某些急性肾炎挟表证者有较好的疗效。

例1:杨某,女,14岁,学生,1981年11月4日诊。l周前因感受风寒,突发身肿,以面目浮肿为甚,头痛、汗出、恶风、低热、口渴。舌红苔薄白,脉浮数。查尿常规:蛋白(++),颗粒管型少许,脓球少许。西医诊断为急性肾炎。此乃风寒袭表,肺失清肃.治节无权。水湿泛滥所致。治宜发散风寒、宣肺利水。

方用越脾汤化裁:

生石膏20g,连翘12g,白茅根18g,车前子10g,麻黄、生姜、炙甘草各6g,大枣6枚。服药6剂,浮肿、发热消失,继用上方加减调治,尿常规转为正常。


2、通阳逐水

水肿为患,初起多与外邪有关。外邪不解,循经入腑,气化失司,水道失调,水蓄膀胱,津不上承,临床可见发热(微热)、口渴、小便不利、脉浮,甚则出现渴欲饮水、水入则吐等症。若病变发展,脾失健运.转输失常,水湿内停,泛滥肌肤.可见肢体浮肿、小便短少。治当用五苓散化气利水、健脾祛湿或兼以解表。五苓散重在化气利水,只要病症相应、药与证合,即可使用,不必拘于表证之有无。

例2:彭某,男,28岁,教师,1982年4月6日诊。四肢、面目浮肿反复发作3年。近日因感冒而加重,头晕目眩,咽喉肿痛,食欲不振,肢软乏力,小便短少。舌淡红,苔薄白略腻,脉细弦。西医诊为肾病综合症。此乃肾病日久,外感风寒.邪入膀胱,气化失司,水邪泛滥,兼肝阳上亢所致。治宜化气行水,佐以平肝潜阳。

方用五苓散加减:

茯苓、白茅根、白花蛇舌草各30g,泽泻、苦丁茶、连翘、陈皮、白术各12g,夏枯草18g,山楂、车前草各15g。另配合六神丸内服,每次l0粒,日服3次.温开水送服。服药6剂,浮肿消退,咽痛缓解,唯感肢体乏力。守方加黄芪、当归各12g,以扶正克邪。服药至60剂,诸症消失。随访2年,未见复发。


3、 健睥利水

水饮痰湿,有因脾胃气虚而发者。中焦阳虚,脾失健运,不能制水,水饮攻冲,当有胸胁支满、头晕目眩、心悸气短、舌苔白滑,脉沉紧等症。治宜温阳健脾、利水降逆,苓桂术甘汤为其代表方。据阳虚水停心下之理论。笔者每以苓桂术甘汤治疗心脏病变而见心力衰竭者.如脾肾阳虚,水停心下,心悸气短者,用苓桂术甘汤加人参、附子(熟)、五味子;水饮挟瘀、气血不畅者,则加丹参、赤芍、当归。

例3:曾某,男,38岁,干部,1980年l2月8日诊。心悸、胸闷、短气1年,颜面及双下肢浮肿半年。身微恶寒,口唇发绀.轻度咳嗽,舌质黯红,苔薄白.脉沉细涩。体检:心率88次/min,心律齐,心浊音界增大,心尖搏动减弱,心音低远。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。X线检查:心影扩大.心腰突出呈梨形,右心缘稍圆隆,左缘第三弓稍平直,心影活动减弱。心电图:不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,T波改变,低电压。西医诊为心包炎,曾用抗痨、消炎、利尿对症处理获救。此乃脾虚失运,水饮内停,心血瘀阻所致。治当温运脾土、通阳利水、活血化瘀。

方用苓桂术甘汤加昧:

桂枝9g,茯苓、丹参、赤芍、郁金各15g.白术、全瓜蒌各12g,泽泻10g,白茅根30g,龙齿20g,炙甘草6g。服药l0余剂,心悸、气短减轻,已不恶寒,惟感胸闷、腹胀,面目及下肢轻度浮肿。上方去龙齿、白茅根、郁金、甘草.加葶苈子、杏仁、制香附、旋覆花(布包)各10g,桑白皮15g,琥珀末3g(另包冲服),以加强疏利三焦、泻利水湿、通阳散结、活血通络之功。服至30余剂,浮肿消退,胸闷、喘气缓解。X线检查:心脏大小在正常范围,各弓形存在。心电图示恢复至正常。


4 、温肾行水

水气病常因肾阳衰微,阴寒内盛,水气不化,水温泛滥而成。临床可见小便不利、肢体浮肿、四肢沉重疼痛、心悸目眩、身瞤动、振振欲擗地,或恶寒腹痛、下利,舌淡、苔白滑、脉沉。治当温肾阳、利水气,方用真武汤。若肾阳不足、腰酸脚软、半身以下常有冷感、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、脉虚弱,以及痰饮、脚气、消渴者,治当温补肾阳、化气行水,用肾气丸主治。真武汤多用于慢性肠炎、肠结核、美尼尔氏综台症等属于脾肾阳虚者。笔者曾用此方加减治疗甲状腺机能减退症,亦获显教。

例4:姚某,女,42岁,工人,1982年4月8日初诊。全身浮肿2年,以颜面、下肢为甚,畏寒肢冷,食少纳呆,面色苍白,肢体乏力,毛发稀少,表情冷漠,太便干结,小便不利,舌质淡红,苔薄白腻,脉细弱。既往有甲亢手术史。西医诊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、粘液性水肿,用西药治疗无明显好转。此乃脾肾阳虚,气不化水,水湿内停,泛滥周身。治宜温壮肾阳、散寒行水。

方用真武汤加味:

熟附子9g,茯苓30g,车前草、白芍各15g,淫羊藿18g,巴戟天、白术、熟地黄、当归各12g,砂仁、生姜各6g。服药10剂,水肿减轻,精神略振,唯时有恶寒肢冷。守方加鹿角霜10g,肉桂6g,以温朴肾气、引火归元。服至80余剂,水肿、恶寒、便秘诸症告退。复查基础代谢率、甲状腺摄131碘率、血清总T3、T4等接近正常水平。后以益肾健脾、扶正固本之法调治而愈。


5、 攻下泄水

水饮之邪停聚于胸膈,气道被阻,水邪泛滥,临床可见絷絷汗出,发作有时,头痛,心下痞硬满,引胁下痛,干呕短气(宋本《伤寒论》152条,下同)等证。病属悬饮,治当攻逐水饮,用十枣汤。《金匮要略》所谓“咳家其脉弦,为有水,十枣汤主之”, “病悬饮者,十枣汤主之”是也。十枣汤多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所致的腹水及渗出性胸膜炎等病。然方中甘遂、芫花、大戟有毒,宜醋制为散服,以减轻致呕的刮作用,且体格壮实者方可用之,体虚及孕妇则当禁用。

例5:郭某,男,24岁,工人,1980年l2月8日诊。左侧胸痛伴发热恶寒20天,咳嗽痰少。下肢浮肿,絷絷汗出,食欲不振,舌质红,苔薄白,脉弦滑。西医诊为渗出性胸膜炎、胸腔租液。此乃水湿停聚胸胁、气机阻滞所致。治应泻水逐饮、宽胸利膈。

方用香附旋覆花汤合瓜萎薤白半夏汤化裁:

全瓜萎、煅牡蛎、制香附各15g,广郁金、旋覆花(布包)、黄芩各12g,汉防己10g,连皮苓20g,薤白、法半夏、杏仁泥、桑白皮、炒枳壳各10g。服药10剂,下肢肿去。热退汗止,食欲渐振,惟胸痛不解。此系积液未除。思水停胸胁,位高痰沉,非峻剂逐水方能去之。遂用芜花、甘遂、大戟等分为末,每服1~1.5g,以大枣10~l5枚煎汤,早晨空腹送下,隔日1次。服至lO剂,胸痛、咳嗽诸症消失,X线及血沉均告正常。后以清肺化饮、健脾和胃之法调理而愈。


6、分消逐水

肺与太肠合为表里。肺主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散布津液。若肺气壅实,水津不布,饮邪内结,壅滞不通,则见肠间水气停聚、小便不利、腹满便秘、口舌干燥、脉象沉弦之证。治当攻逐水饮、利水通便、前后分消,用己椒苈黄丸为治。如《金匿要略·痰饮咳嗽病脎证并治》所云:“腹满,口舌干燥,此肠间有水气,己椒苈黄丸主之”。已椒苈黄丸为治水饮停聚之水肿腹满而设。对某些肝硬化腹水及肺原性心脏病水肿有一定疗效,临床可随证加减。如兼咳喘者,加麻黄、杏仁以开泄肺气;痰涎壅盛者,加苏子、莱菔子以化痰下气;脘腹胀满甚者,加厚朴、枳壳以行气除满;久病体虚、中气不足者,加党参、白术以健脾益气。


例6:晏某,男,64岁,农民,1980年l2月21日诊。患慢性咳喘l6年,近来咳嗽频繁加剧,呼吸困难,不能平卧,颜面双下肢浮肿,腹部胀气,纳食呆滞,口唇紫绀,小便短少,大便干结,舌质暗红,苔白略腻,脉弦滑。查体:双肺可闻干湿罗音,心率82次/min,律齐,二尖瓣区可闻级收缩期杂音,颈静脉怒张,肝颈返流征阳性,肝胁下2.5厘米,剑下3.5厘米,双下肢浮肿。X线报告:双侧肺气肿,左前斜位可见右心室肥太。心电图可见肺型P波。经甩西药抗感染、利尿平喘等对症治疗.病情略有明显改善。此乃肺失通调,水饮内聚,气机壅塞所致。治宜宣肺逐饮、通滞利水、扶正祛邪。

方用己椒苈黄丸作汤:

茯苓30g,防己、丹参、当归、车前子各15g,葶苈子、五昧子、麦冬各10g,椒目、酒大黄、砂仁各6g。服药6剂,喘促平息,二便通调,惟精神疲乏,食欲欠佳,腹中胀气。改用健脾行气、益肺补虚之法,用香砂六君子汤合生脉散调治善后。


7 、滋阴祛水

肾为水脏,真阴真阳寄寓其中。若下后津伤或阴虚有热、水热互结,则临床可见“脉浮发热,小便不利(223条)、“咳而呕渴,心烦不得眠” (319)等症。治当育阴润燥、清热利水.方用猪苓汤。本方多用于尿路感染、肾阴虚而小便不利者,尤对久病血淋、尿血而阴虚有热、小便不利者.疗效颇佳。

例7:刘某,女,52岁,l982年l0月20日初诊。尿频、尿急,近日涩痛难忍,小便短少,肉眼血尿,低热盗汗,食欲不振,肢软乏力,形体消,下肢微肿,淡红,苔薄黄,脉细数。西医诊为肾结核,曾用抗痨、对症及中药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等治疗。病乃日久,肾阴亏损,阴虚有热,水热互结,血脉损伤,治宜滋阴利水,清热止血。

方用猪苓汤加减

:猪苓、泽泻各10g.茯苓、滑石、旱莲草、蒲公英各15g,白茅根、茯苓各30g.黄柏、阿胶各12g,通草6g。服药6剂,诸症缓解,惟腰部酸痛,尿道涩痛。守方加怀牛漆12g,琥珀末6g(开水冲服), 以助利尿通便、强腰止痛之功。服至9剂,诸症消失。继以滋阴清热、益肾补虚之法调治善后。


 经方治疗水肿二则  作者:毛德西

一、水肿(糖尿病肾病)

方选真武汤合五苓散增减

治验:张某,男,46岁。1995年9月就诊。患者于1992年体检时发现糖尿病,经口服降糖药,血糖控制在6.8~9.0mmol/L,其后未予注意,饮食不加控制,药物亦未按医嘱服用。于1995年6月出现双下肢浮肿,继之颜面浮肿,住省某医院,诊为糖尿病肾病,经治疗半月余,未见效果,遂转入简易病房,邀中医诊治,曾服导水茯苓汤、济生肾气汤、十枣汤等,有小效,但浮肿仍很严重,下肢按之没指,每日用速尿800mg,尿量不及1000ml,大便2~3日1次,量不多。

刻诊:患者面目浮肿,不能平卧,坐于床边,两足下垂;面色无华,精神萎靡,语音低微;脉象沉细,似有似无;舌质淡黯,苔白滑。扪之手足凉而不温,呈现一派气虚湿寒之象。尿常规:PRO(++),GLU(++)。综合辨证,显系脾肾虚寒,阳气式微。

治以温肾壮阳,健脾利水。

选真武汤合五苓散增减治之:炮附子15g(先煎1小时),生白术30g,茯苓30g,生白芍15g,泽泻15g,猪苓15g,桂枝10g,淡干姜10g,生甘草6g,水煎服。服6剂,尿量增之1500ml左右。

二诊:上方附子增至30g,加牛膝15g,并停用速尿。

三诊:上方服用6剂,尿量增至2000ml左右,大便每日1次,面目及下肢浮肿有明显消退,精神状态亦有好转。上方继服15剂,浮肿消退。尿常规:PRO(±),GLU(-)。患者要求回故里调养,继服上方,两日1剂,并加服金匮肾气丸(水丸),每次5粒,1日3次。

四诊:一月后,患者前来复查,面色亦有红润,四肢转温,脉象亦有起色,尿常规:未见异常。改用金水宝胶囊,每次2粒,1日3次;与金匮肾气丸同服。半年后随访,未再出现异常,生活可以自理。

按语:糖尿病肾病,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,归属于中医“肾消”、“虚劳”、“水肿”等范畴。此例阳虚证候明显,附子当为温阳扶衰的主要药物,以前所服方药虽用附子,但量少且更换方药频繁,使附子未能发挥正常作用。真武汤为温肾壮阳的首选方剂,所用附子量大,毒性亦大,为使发挥正常作用,要注意三个问题,一是必须是炮制过的制附子;二是要先煎一个小时,再纳它药;三是要与干姜、甘草配伍,即含四逆汤方义。这样就可以增强附子的功效,而其毒性会明显减低。


二、水肿(喉癌术后)

方选当归芍药散与五苓散、五皮饮加减。

治验:李某,男,61岁,于2008年4月就诊。病人患喉癌术1年余,其癌灶已转移左耳后,因下肢浮肿月余来诊。

刻诊:患者由家属搀扶,举步蹒跚,面色萎黄,精神委顿,不能说话,病情由儿女代述:双下肢浮肿,按之没指,足面肿甚,曾用安体舒通、双氢克尿塞等药物治疗,浮肿未见消退,特求中医会诊。舌质紫黯,舌苔白腻;脉象沉细无力。脉证合参,并考虑病情之进展,显系血瘀阻滞,水湿蕴结所致。

用活血利水与渗湿利尿的方法合而治之。

方选当归芍药散(《金匮要略》)与五苓散(《伤寒论》)、五皮饮(《和剂局方》)加减。

方药:当归10g,赤芍30g,川芎6g,生白术15g,茯苓皮30g,泽泻15g,冬瓜皮30g,陈皮10g,猪苓15g,桂枝6g,益母草30g,泽兰15g,大腹皮15g,地骨皮15g,生姜皮10g,半枝莲15g,生甘草6g。水煎服。

复诊:服药7剂,双下肢浮肿消退,足面浮肿亦明显减轻,患者感到肢体轻松,行走亦较便利。后改用活血化瘀、消肿解毒方药,以治疗其癌块病灶。

按语:此例浮肿与一般浮肿不同。一般浮肿多为脾肾两虚,水湿内聚所致。而此例浮肿以“毒”为盛,此“毒”乃指血瘀、湿阻、水聚等多种因素,特别是血分瘀滞导致水湿不行是主要毒素。所以,在治疗上要重视活血利水,只有血路通了,络脉通了,过多的水湿才能排除体外。活血利水的代表方剂是当归芍药散,活血利水的代表药物是益母草、泽兰,而兼有解毒作用的是半枝莲 。当然还有其他药物,如半边莲、七叶一枝花、马鞭草等,但其效果和安全性都不如前者。如果没有入血分的药物,而只是行气利水的药物,犹如隔靴搔痒,不济于事。




标签: 水肿

您好访客,请登陆发表!

发表
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
随机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