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承中医经典,大道至简,易医精诚。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,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...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| 注册 | 登录
位置: 首页 > 经方医案 > 中医堂 > 正文

中医治疗卵巢早衰辨证类型及案例

小编 在线: 时间: 2022-05-29


  卵巢早衰发病是以肾虚为本,累及心、肝、脾多脏。中医学之“肾”,其概念内涵较现代医学“肾”的概念更为广泛,是以现代医学解剖学脏器“肾”为中心,涵盖膀胱、骨髓、脑、头发、耳、二阴等而构成的一个系统。肾与人之生殖功能密切相关。

  (1)肝肾阴虚证

  证候:闭经较久,形体清瘦,头晕心悸,腰膝酸软,夜寐多梦,或胸闷烦躁,潮热汗出,午后尤甚,舌质偏红或舌红少苔,有裂纹,脉弦细数。

  治法:滋阴养血,佐以调经

  方药:左归丸合柏子仁丸(《景岳全书》)

  柏子仁、丹参、熟地、枸杞子、杜仲、菟丝子、泽兰、牛膝、山萸肉、白芍


  (2)脾肾阳虚证

  证候:闭经较久,头晕腰酸腹胀,尿频清长,形体浮肿,畏寒,性欲缺乏,小腹坠胀,大便或溏,苔白脉细。

  治法:补肾助阳,温调月经

  方药:补阳参茸汤

  人参、党参、鹿茸、熟地、白芍、山药、菟丝子、仙灵脾、肉桂、丹参、续断、覆盆子、茯苓


  (3)肾虚肝郁证

  证候:经闭,精神抑郁,烦躁易怒,胸胁胀满,少腹胀痛或拒按,或情怀不畅,默默不欲饮食,或烦渴,喜饮凉水,状如消渴,大便秘结,舌边紫,苔黄白腻,脉细弦或沉涩。

  治法:理气疏肝,化瘀通经

  方药:逍遥散加减

  当归、赤白芍、茯苓、苍术、陈皮、郁金、柴胡、丹参、泽兰、香附


  (4)肾虚血瘀证

  证候:闭经,小腹或酸痛感,烦躁口渴,不欲饮,或有少量出血,色紫暗,有如经行之状,小腹作胀,舌紫暗或有瘀紫点,脉象细涩。

  治法:活血化瘀,通调经血

  方药:桃红四物汤

  桃仁、红花、川芎、当归、赤芍、香附、川牛膝、苏木、莪术、熟地、肉桂


  (5)心肾不交证

  证候:心烦失寐,心悸不安,眩晕,耳呜,健忘,五心烦热,咽干口燥,腰膝酸软,带下量多,舌红,脉细数。

  治法:滋阴降火,交通心肾

  方药:补肾通经汤

  柏子仁、丹参、莲子心、合欢皮、熟地、续断、泽兰、牛膝、当归、赤白芍、茺蔚子、茜草。


《妇人良方》讲:人之生,以气血为本。可见气血对女人的重要性。血往下流,气往上走,血走了一周,最终回到下焦也就是小腹,气走了一周最终回到肺腑,周而复始不断循环。如果气血不畅,走到一半,五脏六腑能量供给不足,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。

比如月经推迟、紊乱、闭经、肌瘤、囊肿等。卵巢衰老,自然也在其中。归根结底,治疗应从恢复身体能量供给入手。能量源泉在哪里呢?中医来讲卵巢早衰的病理主要是为肾水亏竭,这样一说大多患者就明白了,“肾藏气血精津,调养五脏六腑”就是这个道理。

所以底方可用《傅青主女科》卷上中的,益经汤。

经方由大熟地,白术,山药,当归,白芍,生枣仁,丹皮,沙参,柴胡,杜仲,人参组成。

为什么要用这个方剂?因为卵巢早衰,症状是年龄未到就先绝经,闭经了,属于于肾气先衰,精血不足,气郁血滞。所以方中以人参大补元气,以杜仲补肾气,以山药、白术补脾气;以熟地益肾精,沙参益肾阴;当归、白芍、枣仁滋肝血;柴胡疏肝气,丹皮清郁热。

这个底方,并不是让患者直接去抓药,而是针对这个病,分享的一个思路,对于用药仍需专业辩证后开方,这样才能诸药配合,共奏补脾肾之气,益肝肾之精,通冲任之脉的功用。


温经汤与卵巢早衰:

温经汤调经,是古法,疗效确凿,不过需要时间,根据我的经验,通常疗程在3月到半年,也有用至一年以上者。其实不仅仅是温经汤,许多经方均有疗程问题。这种方需要服用多长时间?这个问题病人经常问,但我们回答时往往不能干脆,因为个人情况不一,答案也不一致。经方的疗程问题学术性非常强,张仲景没有说全,后世医家也没有说清楚,还需要研究。

因为需要长期服用,常将温经汤汤剂改膏,多剂浓煎后,用蜂蜜饴糖作辅料收膏,加工成小包装,每天1-2袋,不仅方便服用,而且甘甜可口,很受女病人的欢迎。

不过,卵巢早衰的原因复杂,各人情况不一,不是温经汤可以通治。适用者大多是皮肤细嫩者,体型大多中等偏瘦,通常无其他不适。如果皮肤粗糙黄黑脱屑者,则另有他方,如桂枝茯苓丸、下瘀血汤、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均有应用的机会。摘自黄煌经方论坛。



温经汤卵巢早衰:汤剂

【组成】吴茱9g,麦冬12g,川芎,半夏、白芍、党参、桂枝、牡丹皮、炙甘草各6g,阿胶11g(烊化),生姜5片

【随症加减】肾阳虚者去麦冬、牡丹皮加淫羊藿、巴戟天、补骨脂、紫石英;肾阴虚者桂枝、吴茱萸减量加二至丸、熟地黄、何首乌下焦虚寒较重者减麦冬、牡丹皮桂枝易肉桂生姜易干姜;肝郁气滞者,去党参、阿胶、桂枝:加香附、郁金、佛手、柴胡

【治疗方法】月经第5天升始服药,每日1剂,水煎,早晚分服,连用10天为1个疗程.

【功效主治】温通经脉.

【经典案例医案】36例患者,经治疗,痊愈29例,占80%;有效4例,占11%;无效3例,占8%.总有效率为92%.

范某,女34岁.患者婚后10年未孕,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.男方精液化验正常.女方妇科检查正常,输卵管通畅.

患者月经周期35天左右,经期3天,量少,色淡,伴少腹坠胀冷痛,四肢畏寒,夜间尤甚,性欲低下.舌淡苔少,脉沉细.诊为原发性不孕症,属阳虚宫寒型.治当温肾壮阳,以温经汤加味.处方;茱萸9g,川芎、当归、白芍、半夏、党参、桂枝,炙甘草各6g,阿胶11g(化)、紫石英30g,淫羊藿12g,巴天10g.月经第5天服,每日1剂,连用10天.服2个月后,痛经及其他症状消失,又服药1个月后,月经逾期未至,伴恶心欲吐,脉滑利,尿妊娠试验阳性,经随访足月顺产1男婴母婴健康.

【经验心得】胞宫虚寒,多为妇女在经期,淋雨涉水感寒,或经期、新产生活不节所致.胞脉空虚,寒邪乘虚侵袭直客胞宫,引发胞宫实寒证,但胞宫实寒迁延日久久病多虚,可延变为胞宫虚寒.或身体虚弱,阳虚寒自内生,引发胞宫虚寒,导致寒凝血阻,冲任损伤淤滞作痛及胞宫藏泻功能异常血脉运行失常,经血不能如期而至.傅青主说:"重阴之渊,不长鱼龙今胞宫既寒,何能受孕?"故用温经汤改善血液循环温通经脉方中吴茱萸、桂枝为主药,旨在温宫散寒,通利血脉;当归川芎、牡丹皮活血祛瘀,养血调经;阿胶、麦冬、白芍柔润滋阴,防主药温燥,耗血伤阴;半夏、生姜温化痰浊,助祛瘀调经久病多虚所以用补气助阳、扶正祛邪的党参、炙甘草,以资生血之源使祛瘀不伤正;诸药合用,共同发挥其疏通经脉,养血祛瘀之功.


【方剂出处】范长青,等温经汤治疗胞宫虚寒不孕36例.实用中医药杂志,2000:16(5):17



您好访客,请登陆发表!

发表
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