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承中医经典,大道至简,易医精诚。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,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...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| 注册 | 登录
位置: 首页 > 中药大全 > 正文

红芪

小编 在线: 时间: 2022-03-07

红芪(图1)

【中药名】红芪

【别名】红耆、岩黄芪、黑芪。

【类别】补虚、收涩固表止汗药。

【药用部位】以根入药。以粉质多、味甘者为佳。

产地分布】常生灌丛,林缘,山地石质山坡等地。 分布于内蒙古,甘肃,宁夏及四川西部。 药材主产于甘肃、四川等地。

【性味归经】温,甘。归肺经、脾经。

【功效】补气升阳,固表止汗,利水消肿,生津养血,行滞通痹,托毒排脓,敛疮生肌。

主治】气虚乏力,中气下陷,食少便溏,久泻脱肛,表虚自汗,便血崩漏,气虚水肿,血虚萎黄,内热消渴,慢性肾炎蛋白尿,糖尿病,痈疽难溃、半身不遂,痹痛麻木,久溃不敛。

成分药理】根含红耆多糖,无机元素等成分。增强免疫力,缓衰老,改善肺功能,增强耐缺氧能力,镇痈,镇静及抗炎,抗病原微生物。提高痛阈值,对小鼠的急性和亚急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。

【用法用量】9~30克煎服。

【使用禁忌】表实邪盛,气滞湿阻,食积停滞,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,以及阴虚阳亢者,均须禁服。

① 徐之才《药对》:“恶龟甲、白鲜皮。”

②《本草汇纂》:“反藜芦,畏五灵脂、防风。”

③《本草新编》:“骨蒸、痨热与中满之人忌用。”


文献】《四川中药志》1960年版:“配苡仁、白蔻、陈皮、谷芽,治胃弱食少;配黄芩、白术能安胎。”

【配伍选方】

①治肝炎:糯稻根、紫参各62克。加糖适量煎服。(南药《中草药学》)

②治鼻衄:糯稻根30克,水车前15克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

③治阴虚盗汗:糯稻根、乌枣各60克,红糖30克,水煎服。(《福建药物志》)

④治痔核肿病: 糯稻桔灰淋汁,洗涤患部,一日2-3次。

⑤高脂血症:糯稻根90g,决明子、丹参各27g。水煎浓缩至30ml,每服10ml,1日3次。服药56日。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20例,平均下降0.925mmol/L;治疗高胆固醇血症17例,平均下降0.637mmol/L。之类以养阴清热;自汗盗汗者,配浮小麦、牡蛎之类以敛汗。

⑥急性传染性肝炎:糯稻根450g,生甘草45g,水煎沸1小时,去渣,加白糖150g,苯甲酸2.5g,共制500ml。成人每日100ml,儿童60ml,分2~3次服。同时每日口服复合维生素B6片,维生素C0.3g。

⑦治迁延性肝炎:糯稻稻草,剪成寸段,每次60~90克,水煎服。(四川资料)。


您好访客,请登陆发表!

发表
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