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承中医经典,大道至简,易医精诚。 本站纯属爱好者参考学习之用,使用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... 详情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三 | 注册 | 登录
位置: 首页 > 经方医案 > 名医医案 > 正文

乳核乳癖(乳房纤维瘤)医案精选和验方

小编 在线: 时间: 2024-05-12

乳房纤维瘤简介:乳房纤维瘤是乳房的常见良性肿瘤,一般认为与雌激素作用活跃有密切关系,好发于性功能旺盛时期(18至25岁)。乳房纤维瘤属于中医“乳癖”的范畴.中医大多数属于肝气不舒引起的。

乳核乳癖(乳房纤维瘤)医案精选和验方(图1)

①国医大师李士懋经典医案

【首诊】王某,女,30岁,已婚。10月12日初诊。左侧左乳房上方皮下深处有蚕豆大疙瘩,质硬,表面光滑,能移动,按之不痛,经前经期有胀痛感,已半年余。外科诊断为纤维瘤,嘱其手术切除,本人不愿手术,前来就医。

舌正常,苔薄白。脉弦。

诊为肝郁痰结所致。治以疏肝理气,软坚散结,方用逍遥散加减。

药用:当归12g、柴胡6g、茯苓10g、夏枯草15g、白术10g、甘草6g、橘叶15g、玄参10g、生牡蛎30g、海藻15g、昆布15g、紫贝齿30g、赤芍10g、白芍10g;7剂。

【二诊】次年2月17日二诊:药后乳房已不痛不胀,故停药。近日乳房又痛。舌正常,苔薄白,脉弦。

药用:当归12g、夏枯草20g、生牡蛎30g、路路通15g、鳖甲15g、海藻15g、紫贝齿30g、海浮石20g、穿山甲15g、半夏10g、柴胡6g、大贝母10g、橘叶15g、皂刺10g、玄参10g、赤芍10g、白芍10g、天竺黄8g、昆布15g。

连服月余,纤维瘤消失。

【按】纤维瘤属中医的痰核之类,多由肝郁气滞,气滞血瘀,使气凝血聚日久成瘤,或由湿痰聚而不散,日久成瘤。该患者既有郁结又有痰,痰郁日久而成瘤,故治以疏肝解郁、化痰软坚散结而愈。


② 手法+艾灸治疗乳房纤维瘤

崔某 女 32 岁职工 

就诊日期:1986 年 12 月 20 日

病 症:右乳房肿痛(西医诊断为乳房纤维瘤)

病 史:右乳房肿痛月余,拍片诊断为纤维瘤,西医劝其手术切除,曾经中西药物、针灸、气功等治疗无效。肿块φ2cm,在右乳上(腋侧),触之作痛,其质坚硬。。

凭脉辨证:左尺微弱,体象寒水,余部如常

治疗效应:先以手按压命门穴,即觉发麻。直灸一壮后,麻感直达小腹,旋即窜至脐——头——手——足以至周身,并伴有轻度恶心,乳痛即止,肿块变软。又过两分钟,肿块缩至如黄豆粒大小,归后即消无芥蒂。

【按语】对乳房纤维瘤,西医除手术切除外,别无他法,并谓,如不及早切除,恐有恶变之虞。而此案之肿瘤,何消散如此之快耶?是即有生于“无”,形生于气之奥妙所在。人生有形,各部分化虽繁,形功各异,实唯经络一气系之耳。一气S之常,则百官协同,诸病不生;一气S之异,则百症迭起。是即中医调气愈病,执一驭万之所以然也。  


③肝郁+治疗乳房纤维瘤

李某、刻诊,见苔薄黄,脉弦细,左侧乳房出现了一个包块,很大•

【处方】当归、柴胡、白芍、白术、香附、茯苓各9克,郁金、青皮、甘草各6克。

结果,患者用药以后,胸胁胀满疼痛、嗳气、食欲不振现象好转很多,睡觉也好一点了。但是,这肿块,几乎没有太大变化,而且舌体白滑。

我老师改了配伍,把当归、甘草、白芍去掉了,加入了赤芍、法半夏、昆布、海藻以及夏枯草。

结果,这一次,患者自觉乳房肿块大大减小,胸胁烦闷之感基本消失,精神愉快,舌苔正常。

等治到最好,患者的纤维瘤几乎就消失不见了。


王清海:理气活血法治疗乳腺纤维瘤

【基本资料】

患者唐某,女,25岁,东莞人。

【发病过程】

患者自述患双侧乳腺纤维瘤1年余,曾在外院检查治疗,医生建议其做病理活检,必要时行肿瘤切除术。患者尚未结婚,拒绝创伤性检查,用药物治疗,效不佳,于2020年12月24日经人推荐来我处试用中医药治疗。

【首诊证候】

2020年12月22日在中医院做彩超检查:

右侧乳腺约12点处(距乳头约10mm)可见一个低回声肿块,大小约10X8mm,边界清晰,边缘规则,内部回声均匀。CDFI: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。考虑乳腺纤维瘤,符合BI—RADS 3类。左侧乳腺约2点处(距乳头约8mm)可见一个低回声肿块,大小约16X10mm,边界清晰,边缘欠规则,未见明显包膜,内部回声欠均匀,并可见点状强回声光斑。CDFI: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。性质待定,符合BI—RADS 4a类。

左侧乳腺乳头旁可见2个低回声斑块,大小约7X6mm,6x3mm,边界清晰,边缘欠规则,未见明显包膜,内部回声均匀。CDFI: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。考虑乳腺增生,符合BI—RADS 3类。

就诊时证见患者双侧乳腺胀痛,月经期加重,自述可触摸到肿块,质地坚硬,月经量少,舌淡红,苔白,脉弦。

【辨证论治】

诊断:双侧乳腺纤维瘤。

中医辨证:气滞血瘀。

治疗:理气化瘀,消肿散结。

逍遥散加减。

处方:柴胡20克,当归10克,枳壳15克,赤芍10克,香附10克,小茴香15克,延胡索20克,桃仁10克,红花5克,炙甘草10克。7 剂,水煎服。

【随诊过程】

二诊(2021年1 月8日)

自述服药后来月经,月经基本正常,乳腺无明显肿胀感,舌脉同前。上方加土鳖虫20克,醋龟板30克。

处方:柴胡20克,当归10克,枳壳15克,赤芍10克,香附10克,小茴香15克,延胡索20克,桃仁10克,红花5克,土鳖虫20克,醋龟板30克,炙甘草10克。7 剂,水煎服。

三诊(2020年1月22日)

自述白带多,黄色,有异味,舌淡,苔白,脉沉细。上方加白芷30克,薏苡20克。

处方:柴胡20克,当归10克,枳壳15克,赤芍10克,香附10克,小茴香15克,延胡索20克,桃仁10克,红花5克,土鳖虫20克,醋龟板30克,白芷30克,薏苡20克,炙甘草10克。7 剂,水煎服。

四诊(2021年2月5日)

自述乳房胀痛,白带消失,口干,咽痛,舌红,苔白,脉沉细,上方去白芷30克,薏苡20克,小茴香,加黄芩、栀子、青皮、佛手。

处方:柴胡20克,当归10克,枳壳15克,赤芍10克,香附10克,延胡索20克,桃仁10克,红花5克,土鳖虫20克,醋龟板30克,黄芩10克,栀子10克,青皮10克,佛手10克,炙甘草10克。7 剂,水煎服。

五诊(2021年4月23日)

自述乳腺胀痛明显减轻,基本消失,舌淡红,苔白,脉沉细。

复查彩超:

双侧乳腺各可见一回声肿块,右侧乳腺约12点处(距乳头约10mm)可见一个低回声肿块,大小约7X5mm,左侧乳腺约2点处(距乳头约8mm)可见一个低回声肿块,大小约9X6mm边界清晰,边缘规则,内部回声均匀。CDFI: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。考虑乳腺纤维瘤,符合BI—RADS 3类。乳头旁的肿块消失。

根据彩超报告,经过4个月的治疗,肿块明显好转,2个由大变小,2个消失。仍按上方巩固治疗。


⑤【李士懋】乳核(乳房纤维瘤

王某,女,30岁,已婚。1997年10月12日初诊。

左侧左乳房上方皮下深处有蚕豆大疙瘩,质硬,表面光滑,能移动,按之不痛,经前经期有胀痛感,已半年余。外科诊断为纤维瘤,嘱其手术切除,本人不愿手术,前来就医。

舌正常,苔薄白。脉弦。

诊为肝郁痰结所致。治以疏肝理气,软坚散结,方用逍遥散加减。

当归12g,柴胡6g,茯苓10g,夏枯草15g,白术10g,甘草6g,橘叶15g,玄参10g,生牡蛎30g,海藻15g,昆布15g,紫贝齿30g,赤芍10g,白芍10g,7剂。

1998年2月17日二诊:药后乳房已不痛不胀,故停药。近日乳房又痛。舌正常,苔薄白,脉弦。

当归12g,夏枯草20g,生牡蛎30g,路路通15g,鳖甲15g,海藻15g,紫贝齿30g,海浮石20g,穿山甲15g,半夏10g,柴胡6g,大贝母10g,橘叶15g,皂刺10g,玄参10g,赤芍10g,白芍10g,天竺黄8g,昆布15g。

连服月余,纤维瘤消失。

【按】纤维瘤属中医的痰核之类,多由肝郁气滞,气滞血瘀,使气凝血聚日久成瘤,或由湿痰聚而不散,日久成瘤。该患既有郁结又有痰,痰郁日久而成瘤,故治以疏肝解郁、化痰软坚散结而愈。


⑥•马传琦医案• 乳腺纤维瘤

某女士,40岁。2019年5月11日初诊:右乳腺纤维瘤手术后7年,2019年4月9日B超:双乳多个混合型包块,左最大5*3mm,右最大13*6mm,考虑纤维瘤复发。月经多提前7~10天,经前胸胀,右下腹痛,面赤,口唇疖,口苦,口干多饮,咽喉不利,时头晕,纳克,眠差,大便干。舌淡红苔薄脉弦。

辨病:积聚。辨证:痰浊阻滞,心肾不交。处方:二贝母汤合交泰丸加减,7剂。浙贝母12克,土贝母12克,瓜蒌30克,青皮12克,漏芦12克,连翘12克,蒲公英20克,炙甘草10克,路路通10克,夏枯草30克,黄连5克,肉桂3克,干姜6克,北柴胡10克,黄芩10克,姜半夏12克,茯苓12克,当归12克,白芍12克,白术12克。

 2019年5月18日复诊:睡眠好转,余证仍在。上方加丹皮12克,栀子12克。14剂。

 其后每2周从外地来诊一次,取药14剂。处方随证略加减,主方不变。至2019年10月26日共就诊9次。

  2020年9月12日来诊看它病,告之上药服完,医院检查纤维瘤消失,但不放心,换另一家大医院再次复查:双乳腺未见异常。


 王付治疗乳腺纤维瘤 

邱某,女,31岁,商丘人,4年前乳腺纤维瘤手术,术后复查正常,次年乳腺纤维瘤复发,再手术,术后9个月又复发,改用中药治疗,可未能有效控制乳腺纤维瘤复发,经病友介绍前来诊治。刻诊:乳房疼痛如针刺,经期加重,经血夹瘀块,大便干结2日1次,舌质暗红,苔黄腻,脉沉细。辨为瘀血阻脉,湿热内生证,治当活血化瘀,消肿散结,给予桂枝茯苓丸、蛭虻归草汤与桃核承气汤合方加味:桂枝12g,茯苓12g,桃仁12g,白芍12g,牡丹皮12g,当归15g,水蛭6g,虻虫3g,海藻5g,大黄12g,芒硝10g,王不留行40g,炙甘草10g。6剂,第1次煎35分钟,第2次煎25分钟,合并药液,每日1剂,每天分3服;二诊:大便溏泻,变大黄为10g,以前方6剂;三诊:经来乳房疼痛减轻,可大便仍溏泻,变大黄为6g,芒硝5g,以前方6剂;四诊:大便正常,以前方6剂;五诊:诸证缓解,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,每次10g,每日服3次,治疗3个月。经复查,乳腺纤维瘤较前缩小,又以散剂治疗1年,乳腺纤维瘤消除。随访1年,一切尚好。

用方体会:根据乳房疼痛如针刺辨为瘀血,再根据舌质暗红、苔黄腻辨为湿热,以此辨为瘀血阻脉,湿热内生证。方以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,消肿散结;蛭虻归草汤攻逐瘀血;以桃承气汤泻热祛湿,软坚祛瘀,加海藻软坚散结。方药相互为用,以取其效。


验方①:

症状:乳房肿块、肿块柔软、呈椭圆形、触摸光滑、界限分明。

原因:与荷尔蒙不平衡有关。

内治︰

乳癖:夏枯草、娑罗子、橘叶、橘核、柴胡、丹参、当归、昆布、海藻、赤茯苓、香附。四周可消。【临证用药经验88】

乳癖:消癖饮:海藻、昆布、黄药子、天师栗、橘叶、橘核、海浮石、浙贝、当归、赤芍。质硬加炮山甲、王不留行。肿痛明显加紫花地丁、蒲公英。【杏林小品156】

乳癖:柴胡6、当归9、香附9、橘叶皮各6、羌独活各9、构橘李15、蒲公英30、漏芦9、制半夏9、瓜蒌仁9、生紫苑5、小金丹十粒,早晚各服一粒,逍遥丸每早服9g,外用馒头上加皮硝少许,贴乳部,每夜换一次。【黄一峰医案医话集110】

外治:

敷药法1—肿瘤在乳房内侧

材料:生半夏3钱、浙贝3钱、生南星3钱、僵蚕3钱、白芷3钱、细辛3钱、生川乌3钱、生草乌3钱、白蔹3钱、樟脑3钱、鸡蛋1个、绍兴酒适量。

用法:全部药材研成末,用蛋清、绍兴酒各半调入适量药粉成糊状,敷患处,1日换药1次。

乳癖;乳房纤维瘤或乳腺增生,消癖散,山慈姑10g、玫瑰花5g、白芷10g,檀香5g,加冰片少许,共研细末,每次用5g,装入细布袋敷患处,每天换药一次。【何少山医论医案经验集263】



秘方②乳腺纤维腺瘤方

处方:海藻15克,熟地12克,山慈菇、桃仁、红花各10克,柴胡、 当归、赤芍、炮山甲(先煎)各8克, 自术、茯苓、川芎、青皮、陈皮各6 克。

用法:水煎分3次服,每日1剂。

功效:疏肝活血,化痰散结。

主治:乳腺纤维腺瘤,中医辨证属血瘀痰凝型。临床症见乳房结块较 大,坚实木硬,经前则感重胀不适, 胸胁牵痛,烦闷急躁,或伴月经延后,经来量少,色黑加有血块,小腹刺痛, 血量增多则腹痛减轻,舌质暗红或舌边尖有瘀点,苔薄腻.脉弦细。


秘方③乳房纤维瘤处方

医案分享:乳房纤维瘤

处方:半枝莲、六耳棱、野菊花。

水煎服,每日一剂,分二次服用

临床效果:患某某,女,40岁,发现两侧乳房有拇指大至核桃大肿块数个。后经某医院病理切片检查,诊断为乳房纤维瘤。用上方治疗,服药3剂,肿块见有缩小,原有之疼痛症状减轻。方中又加入蓝花柴胡,细金不换,共服20余剂,其肿块消失。药方因人而异,用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。


④乳腺纤维瘤特效秘方

瓜蒌30克 海藻30克 昆布30克 桃仁12克 赤芍12克 川芎12克 柴胡12克 香附12克 当归12克 乳香12克 陈皮10克 丝瓜络10克 厚朴15克 鸡内金12克 煅牡蛎15克 象贝母15克 半夏6克。

 水煎服药渣布包局部热敷 ,每日一剂 ,1—2剂见效, 严重者8剂即愈 亦可用于乳腺增生 屡用屡效。


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您好访客,请登陆发表!

发表
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